香蕉遊─旗山護照(景點)
1.旗山生活文化園區(舊鼓山國小)﹣旗山最美的地方
位於老街西北方,文中路(東)與中正路(西)之間,南邊是早療中心,北邊是公教大樓,自成一個小小世界。這裡是鼓山國小舊校區,創建於1906年,為日人子弟和旗山望族子弟就讀的小學校,2001年遷校之後改為「旗山生活文化園區」,供社區使用,並由旗山鎮形象商圈經營。
校園內的大禮堂、北棟教室及教師辦公室均為歷史建築,其間有廊道串聯,白色的外牆、連拱的造型、欖仁樹下廣大好乘涼的樹蔭、懷舊教室、資訊館、生活館、文化館......,充滿悠閒的氣氛與濃厚的人文氣息,民眾及遊客都喜歡來此駐足。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逐漸體會樂活的重要,園區募集單車五十餘台供遊客租用,讓您騎單車逛老街時,更能體會旗山之美。
2.旗山上水道﹣高雄地區最早的自來水設施
早期旗山地區民生用水不便且易遭污染,常導致傳染疾病,旗山街役場遂提出興建簡易自來水設施之計畫,並商請「旗山信用利用組合」共同出資興建旗山上水道,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建於郡守官邸後面(今仁和街底),又稱為水源地或水道頭。同時也設置表彰紀念碑。
旗山上水道水源引自圳水,流入過濾池,再流入下方的淨水庫儲存。因其所在位置高於旗山市街,故利用高差水位送水。本水道是高雄縣境內最早建設的現代化自來水設施,原計畫供應旗山街地區3,000人之民生用水後擴大至5,500人。光復後因旗山地區人口日漸增加,在旗山堤防處另行開鑿取水,「原旗山水道」於民國五、六十年間廢棄。
淨水庫門面,以希臘雅典式建築的莊嚴宏偉來突顯民生用水的重要性。淨水庫週邊於2001年新建為旗山區社會福利館。
3.武德殿﹣被創意打敗的古蹟
日治時期,日人希望發揮武術道德,在全台興建許多武道場,供日裔軍警和民眾練武強身與武德的鍛練,名為武德殿。
旗山武德殿位於後壁田(運動公園)西北側華中街上,建於1934年,是一座仿唐式的日本建築,整體結構為鋼筋水泥加強磚造壁體和樑柱,搭配木造樑架屋頂而成,正面設玄關,轉角處立有三柱,整個屋身抬高,基層設有防潮通氣孔,地板下鋪設甕缸,內有彈簧,使地板富彈性可避免摔傷。
武德殿造型典雅,厚重的黑瓦屋頂顯得冷靜莊嚴,相當具有特色。惜於1994年10月16日為大火燒毀,2001年內政部撥款三千二百萬修復,整建後的武德殿,使用透明玻璃帷幕屋頂,原味盡失,內部產生聚熱效應,加上通風不良,悶熱不堪使用。專家學者天馬行空的創意,造成古蹟永遠的痛,這樣的修復方式,人人都可以當專家學者了。
4.旗山國小﹣保存老建築的百年老校
創建於1898年,日人徵收土地闢建學校,位於華中街上面向南方,是旗山地區教育的發源地,前身為「蕃薯寮公學校」,供台籍子弟就讀,與隔壁日人子弟就讀的鼓山國小相較,是一所平民學校。
旗山國小最初為木造校舍,1920年始有鋼筋水泥建築,二層樓的北側教室,入口門廊開圓拱,其上為陽台,一樓為拱形走廊,二樓為平拱廊,拱廊外牆磨洗細石,校園內樹木高大,兼具整齊與林園之美。
禮堂建於1935年,結構係採鋼筋水泥加強磚造,有羅馬建築風格的山牆,三面有半拱形連續窗的自然採光。內部的天花板是弧形木造結構,能產生良好音效。地板及正立面則是早期黃土色磁磚及洗石。立面跨距近四十尺,縱深約八十尺,整個外觀看來簡潔、宏偉、莊嚴,在二年代的旗山地區相當引人注目。
旗山國小人才輩出,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即為該校校友。
5.旗山老街﹣全國最完整的老街
位於中山路上的仿巴洛克風洋樓街屋,建於1925-1930年間,配合當時實施市街改正建造。
此風格建築實為歐人在十九世紀於東南亞殖民地以仿巴洛克風格洋樓樣式,經由日本遊學歐洲的建築師發展出來的「台灣牌樓厝」,其內部大都仍為閩南的木構建築。街屋之立面常以鋼筋混凝土結搆,並以清水磚、磨石子、磁磚裝飾,特別強調柱子、門窗、窗台樣式,更注重其「山頭」繁複的裝飾圖案,表現當時工匠們的巧思及手藝。
山頭紋飾常見有花草紋,還有藉由文字(中文、羅馬文)顯示家族姓氏。「山頭頂」常以鳥獸、貝殼狀等圖騰飾物來表現各家特色。由於整條街屋十六戶人家相連建造,構成統一、典雅、壯觀的畫面,是旗山建築發展史上重要一環,所以吸引不少研究台灣歷史建築學者經常來此探研,曾獲選文建會全國歷史百景第二十四名。
6.旗山鎮農會﹣全國唯一古蹟建築的農會
旗山農會是全國尚維持農會營運功能的唯一古蹟建築。籌備處成立於大正三年(1914年), 發起人包國榮興先生,興建日式檜木建造之商業店舖,位置為現在的枝仔冰城及其北邊兩間,大正四年掛牌營業。
大正九年(1920年)變更為旗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吳見草先生於大正十五年(1926年)接任第五任組合長,在現址中山路67號(中山路與永福街交叉口),興建一座雄偉二層西洋式大樓,于昭和四年竣工,正式遷入啟用,為當時旗山最高建築,即今日之鎮農會。
農會分別於1959年、1967年增建三樓與側面六樓,為順應街道走勢,臨街切四十五度為入口。正面立二方形柱為基底,再配以圓錐柱頂著樓體。其上有一簡單山牆,左右兩翼樓下開方窗,二、三樓則立柱設廊道,柱身洗石子,側面貼淺色瓷磚裝飾。每天進出的人潮依舊,不減當年。
7.天后宮﹣古意盎然的清朝廟宇
背對中山路老街南段(二保段),建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歷經八年才完成,是本地的主廟,亦是本地開莊的市集、信仰中心,與先民的生活關係十分密切,廟宇歷經多次重修,但一直保留閩南廟宇傳統風貌,廟內石雕木刻,樸實典雅,材料均來自唐山,為旗山地區目前僅存之清代廟宇。
天后宮主祀媽祖,日治末期神像被燒,光復後新刻五呎八吋軟身神像,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舉行廟會祭典。其座下有「虎爺」,左祀「境主宮」、右祀「註生娘娘」,旁邊有兩對「千里眼」、「順風耳」,因為第一對製作完成後覺得太小,所以請別的師父重做。左右兩廂是昔日「南北管樂社」吟唱場所。外牆有1817年的「奉憲碑」,記述當年流丐擾民的情況。
建議大家用鮮花素果及一顆虔誠的心拜拜,燒香會把媽祖薰得黑媽媽的,自己也可能致癌,以後還要再花錢整修、養病,實在不划算。
8.福德祠﹣硬鬍子的土地公公
位於市場巷,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西元1779年),為旗山最早的廟宇,市場巷亦是旗山最早的聚落,古時候的人進出村里,都會向土地公報告,所以土地公廟多會建於出入口處。一九六六年重建,前面改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大殿屋頂為山川脊,泥塑雙龍,附以剪黏。門扉彩繪有門神,佛龕之雕刻為木刻透雕。兩壁左繪「天官賜福」、右繪「三星拱照」,與旗山天后宮左右廂房之「龍飛鳳舞」都是林景星縣議員擔任主任委員期間匠師所做。拜亭藻井則繪有八仙行道圖。早期神像沒有假鬍子可裝,所以是木刻的,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龍門後面牆上鑲有乾隆四十四年「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其內容與旗山天后宮所立者相同,然更為完整而清晰,為旗山第一件完整的史料,記述當年羅漢腳為害地方情況,可知早年社會之不安,生活之不易。
9.石拱圈迴廊﹣全國唯一的石砌拱圈
日治時期市街改正計畫(約1910-1915年間),旗山建立了數條石砌拱圈的街道,是目前台灣唯一的大規模石造建築群。今日所剩的集中於中山路與復新街口,拱圈的部分,用15塊旗尾山的砂岩石從兩側往中央堆疊成馬碲形,最後以中央的拱心石將整個拱圈串接起來,拱心石較大,為西洋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特有的作法。兩邊柱墩則另由長短矩形砂岩石所堆砌,完全保持石頭的原色—黃乳白色,它的表面沒有鋪上任何水泥或其他裝飾,其處理方式是將接觸面與底部打平,其他外顯部分則打鑿成粗糙面,最後再利用水泥灰漿接合。街道轉角處成輻射狀散開,支撐著竹桁條及臺灣瓦片,結構形式與臺灣式建築完美搭配,且規模整齊雅致。近百年來任何天災地變均未撼動它,可見先人的智慧與工藝技巧之高,值得我們學習。
10.旗山火車站﹣全國最可愛的小火車站
就造型來看,考察過全國小火車站的柯老師表示,毫無疑問地,旗山車站穩居全國最可愛車站的寶座,而且第二名第三名從缺。
旗山車站因糖廠興建而於1910年間設立,位於中山路最南端,是旗山經濟發展的源頭,車站前後原本都有鐵道,但火車於1978年全面停駛,並於1982年拆除沿線鐵道。
車站本體是長方形加上左邊半個尖塔式八角柱候車室,結構簡捷有力,現有的騎樓是後來加建的。牆底使用磚造可防潮,上方配以木構建築,其架構呈垂直水平狀,具有長短不一之節奏感,類似歐洲之半木式或都鐸式建築,右邊三角形山頭,視覺平衡具有安定之美,屋頂兩側各切一小斜角,增加造型的趣味,石棉瓦採對角線排列組合及魚鱗片式組合。整棟建築不僅有簡單細緻之美,且予人清新典雅的感覺,像極了童話故事中的小屋。
11.農會碾米廠﹣仍在運作的木造碾米廠
旗山鎮農會供銷部碾米廠,原名「旗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工場」,建於日治昭和十六年(1941年),位於旗山小火車站左後方。
旗山鎮農會碾米廠不僅目前仍完整保存當年的木構建築,內部的礱殼機也依然持續使用運作,規模與架構仍維持日式原貌,為彌足珍貴的歷史建築。
廠房建築本體坐北朝南,大致上可以略分為南、北兩棟,南棟為稻榖的進貨與儲藏空間,北棟則為三層樓高的輾米機房,機房東側為去殼後的精米儲放處,西側為稻榖的堆放處。
旗山碾米廠保留了原有的建築原貌,是少見留存至今仍具實用功能的多層木造建築,特殊的樓層柱體接續設計、樑柱節點構造與整體空間結構,完全依照碾米機具之功能而設計等細節,亦為當時的建築工藝與農業發展留下了相當完好的見證。
12.卵石護岸﹣腳踏石地的精神
為防水患,於1943年築了這道石頭護岸作為堤防,位於中華路與旗山溪之間。護岸所用石頭係就地取材,內部以大石做底,表面以溪床大小相近的卵石舖成,十分平整有序。它擋住楠梓仙溪的激流,緊護著旗山鎮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由於其做工紮實,維護得宜,至今保存完整,成為附近居民傍晚散步的好去處。
旗山護岸卵石的排列亂中有序,它大多呈一定的形式排列,從任何一個石頭看都是六包一的蜂巢結構,每個的地位都一樣重要,故結構最為穩固,這種排法其實很簡單,把大約相同大小的石頭,像我們拍團體照時插空隙一樣排列即可。
當年築護岸時,大人拿一笨箕的石頭代價為五針(0.5毛),小孩一笨箕3針(0.3毛),可知當年人們的辛苦。
赤腳走過這裡,除了可以做腳底按摩,還可以感受「腳踏石地」的人生道理,不妨來體驗看看。
13.地景橋﹣造型與功能兼具的景觀橋
地景橋是旗山最新的景點,於2007年12月完工使用,它橫跨旗山溪與旗尾溪,連接旗山市區護岸與旗尾,方便騎單車民眾往來、學童通勤與遊客休憩的好地方。
地景橋使用原旗山舊鐵橋橋墩,搭建兩層橋面,分別可供行人及單車通行,兩條路線在旗尾溪上交义,單車道在下,行人部份在上,行走至此(下方設有單車停車區),東、北可遠眺旗尾山旗尾溪秀麗景色,西、南可觀賞旗山市區與屏東里港的遼闊景觀,心情頓覺開朗,煩惱全消。
地景橋是民眾最喜歡去的地方,情人、遊客亦多會到此留影,將來與旗尾連接的單車路線開通之後,更是往美濃的重要通道,屆時遊客必定絡繹於途,實用與休閒兼具的建設逐漸增加後,旗山已逐漸蛻變成人文景觀資源豐富的小鎮。
14.旗尾山﹣增強體能、增加視野的好所在
位於本鎮東邊的旗尾山,海拔三百多公尺,形勢峻峭秀麗,遠眺好似三角旗幟飄搖著,因此台灣府志把它列為台陽八景之一,所謂「旗尾秋蒐」即是指此。大正九年(1920年)行政區域更名改制,原蕃薯寮以旗尾山為地標,改名為旗山。旗尾山與對面的鼓山隔著楠梓仙溪遙遙相對,正所謂「旗鼓相當」。旗尾山臨楠梓仙溪,水氣較重,於氣候低溫時,如遇下雨,翌日清晨雲霧繚繞,旗尾山在虛無縹緲之間,登臨其上,極有可能見到雲海。
登旗尾山有三條路線,東線由義民廟上山,西線由階梯登山口上山,南線由旗尾親水公園走稜線上山,終點都是山頂上仿台灣民主紀念館的旗尾山祠。 由於旗尾山仍保持相當原始自然的景色,山頂上可以遠眺美濃、屏東平原、旗山市區,而且空氣特別清新,假日時,很多人從都市大老遠跑來體驗爬旗尾山的樂趣。
15.聖若瑟天主教堂﹣神父的學校
位於德義街上,由西班牙道明會玫瑰省會士戴德剛神父與宋照神父於1959年合力購地建造完成,主保聖人是「聖若瑟」,故稱「聖若瑟堂」。 目前有「救主之母教區傳教修院」在此,也做為培養司鐸及傳教士的場所,有各國修士在此修道。
由於當年是由義大利人設計繪圖,建築形式仿歐洲許多聖堂的樣式,因此富濃厚歐式風格。教堂正面是模仿文藝復興後期所流行的對稱尖塔,正立面山頭上方為耶穌立像,牆上龕有聖人像(左:西班牙聖道明;右:義大利聖方濟),兩側則是重複的尖拱高窗,整體給人宏偉的感覺。曾獲選文建會全國歷史百景第二十一名。現為旗美地區天主教徒禮拜、聚會的場所,教堂一樓原是醫療所,現則作為辦公室,二樓是美輪美奐的教堂,瀰漫神聖氣息,震懾人心。
16.鼓山公園﹣很棒的觀景平台
鼓山公園,創立於1904年,是台灣早期開發的公園,園內樹木茂密,生氣盎然,是「台灣十二勝」之一。1936年代日人皇民化運動於公園內增設「神社」,入口處建大鳥居,兩旁成排的古典石燈,石階直上拜亭,格局典雅壯觀。二次世界大戰後,拆除神社,改建孔廟。
公園內有「母子親情」等名家雕塑作品十件,散落於各處。沿大階梯上去右側有1904年「鼓山公園記碑」,左側1908年「精忠護國碑」、1935年「駐軍紀念碑」、1949年「曾區長去思碑」,再上去有1905年「鼓山招魂碑」、清朝1841年按察使衙臺灣道姚瑩立的「同心赴義碑」,可以發現每個朝代的當權者都在想盡辦法要人民聽話,不要作亂。
鼓山公園離市區很近,走路即可到達,近來規劃為旗山運動公園,有環山步道等各項設施,孔廟前可遠眺旗尾山、中央山脈及廣大的屏東平原,是喝咖啡聊是非的好地方。
旗山單車日套裝行程:
東~宗教路線半日遊: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地景橋﹣旗尾山下普輪寺﹣妙蓮寺折返﹣地景橋﹣旗山老街﹣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東~旗尾山半日遊: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地景橋﹣稜線登山口或旗尾山下階梯登山口﹣登頂賞美景﹣旗山老街﹣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西~內門景觀半日遊: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內門順賢宮﹣後山步道﹣旗山老街﹣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南~中寮山生態賞鳥半日遊: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武鹿溪鐵橋﹣大洲國中賞鳥步道﹣武鹿坑世外桃源﹣旗山老街﹣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每月第一個星期日早上八點,高雄市野鳥協會有人在此免費導覽)
北~圓潭農場、水圳半日遊: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圓潭舊鐵道﹣中正社區﹣大林二仁圳﹣圓潭水橋﹣水圳﹣旗山老街﹣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鐵人環九鄉鎮一日遊: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杉林﹣甲仙﹣寶來﹣六龜﹣美濃﹣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領隊:台灣鐵人,沒有三兩三請勿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