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旗山導覽心得整理

昨天帶導覽班的學員走旗山, 
由於要走六個小時,
所以大大地整理了一下資料, 
也刻意放大、拉長視野, 
幾百年來旗山的命運, 
竟如台灣的一個縮影, 
同樣的命運不斷重演。 
到鼓山公園走一趟,
就可以瞭解旗山的全貌。

清朝時期的台灣,官員一律由大陸派來, 
據當時的官方文獻指出, 
中國的貪污以華南最嚴重, 
華南最嚴重的地方,就屬台灣。 
所以台灣在清朝時期反清運動不斷,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鴨母王朱一貴事件(1721年), 
朱是大陸來台的年青人, 
因為民不聊生號召民眾起義, 
竟然獲得大家的支持而攻陷府城, 
後來與客家的領袖杜君英鬧翻而內鬥, 
雙雙被清廷抓去中國五馬分屍和斬首。 

閩客械鬥的遠因可能肇因於此, 
從此閩客之間兩百年多年來便一直處於敵對的狀態。 
各朝統治者都在幫忙解決此一問題,
清朝時立了同心赴義碑,
日治時立了鼓山招魂碑1905、精忠護國碑1906。
都是希望兩(三)族群不要打架,
如果有人起來亂(如朱一貴起義),
則要把他們消滅。

清末,台灣要割讓給日本,
那些口口聲聲要抗日的中國在台將領,
也是我們課本裡面讀到的那些人,
實際上根本沒有抵抗,一下子就跑了,
只有在地生活的台灣人去抗日。
但是歷史課本裡卻沒有記載他們。
日本人為了平定旗山羅漢腳之亂,
死了三十三位警察,
也沒編到課本裡。

閩客械鬧的另一個主因是為了搶水源,
旗山舊名蕃薯寮顧名思義取水不易,
只能多種蕃薯,
日本人考察旗山地形之後,
決定在旗山西側開鑿水圳,
利用旗山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地理特性,
讓水圳來灌溉旗山地區,
因此旗山開始能種水稻,
故有農會木造碾米廠的建立。
日本度多和尚於1908年來旗山建立太平寺,
應該是有感於閩客之間長期的不和,
有意消融兩族群之間的敵意而建,
後來水圳完成後有太平橋的建立1925,
但願大家能體會前人的用心。

二二八事件時,旗山本來要被清鄉,
幸賴曾紀文區長的力保,
國民政府才沒有把旗山人殺光光,
為了感謝曾區長救了所有旗山人,
故立了「曾區長去思碑」。

幾百年來外來政權統治台灣,
很少為台灣設想,只有日本人有意在此永續發展,
對前朝的文化還算尊重,
二戰末期才發起皇民化運動,破壞台灣人的信仰,
國民政府則是只要日本留下來的文物,
都會儘量破壞掉,
既然要「以德報怨」,何以說一套做一套?

鴨母王當了短命的中興王,
很快就被拖到北京五馬分屍。
鴨母王後兩百多年下來,台灣的大小起義一律失敗,
好不容易兩百多年後台灣又自己當家做主,
外來政權也不是省油的燈,
糧草充足,可以打長年的焦土政策,
反正死的是老百姓,
所以很快地,外來統治者就以各種手段把本土政權拉下來,
不必罪名確定,就可以拖到監獄裡折磨,

每個時期都會有台灣人出來替自己/大家爭取生存的權利,
也一定會有為了私利而出賣台灣人的人,
竭盡心力打壓台灣,
這些人被安排在統治者的不分區保障名單之中,
他們的工作就是每天用各種潑糞式的污名化動作,
隨時把台灣人的聲音滅熄,
罷佔大部份的媒體,讓受暴者沒有機會回應,
這樣就可以每天吃香喝辣的,好不快活。
所以他不用做正事,
每天只要幻想如何讓本土政權吃癟的方法就夠了,
統治者再用「私」法恐嚇壓制,讓受暴者每天跑法院跑不完,
統治者耍一點小手段,受暴者每天便窮於應付,
統治者快樂逍遙,台灣表面太平,實則無限沈淪。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很難擺脫悲情的命運,
資源被極不公平的分配,
百分之二十的人,不用努力,
卻可以享受百分之八十的福利。

慢慢地,台灣人被馴化了,不必用任何武器,
小小的恐嚇,就可以讓台灣人好好的聽話。